蘇州智本信息科技,助力數字智造!為企業數智化轉型升級賦能!
_歡迎光臨智本信息!
免費咨詢:

行業政策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政策

你要知道的事—2019嚴查高新技術企業!

發布人:        發布時間:2019-5-14 15:45:47

說起高新技術企業,那可是“稅之驕子”!

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征收、虧損結轉年限延長至10年、研發費加計扣除、地方上還有財政補助幾十萬上百萬...在這“春風”的關懷下,全國高企數量達到18.1萬!在利益誘惑的下有些企業鋌而走險,在材料上、財務數據上弄虛作假。2019年,“偽高企”、“假高企”可能有點麻煩了~

2019高企認定前后都將嚴查,不合格就摘帽

1、對2019年申報高企認定的企業實施現場檢查

將委托專業機構,委派專家組對2019年度申報高企認定的企業開展現場核查?,F場核查的重點是過去三年納稅總額低于各級政府應給予的高新技術企業補貼額度的企業、實際生產經營或研發場所不在我區的企業以及過去三年納稅申報表未體現研發費的企業。

2、對已認定高企也要重點抽查,不合格就摘帽

重點抽查2017年度通過認定的高企,查企業數量不低于該年度認定總數的10%。抽查按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體量的企業抽取,重點抽取以下四類企業:(1)高企火炬統計年報中,研發投入占比低于高企認定要求的企業;(2)高企火炬統計年報中,年主營收入下降高于10%的企業;(3)過去三年納稅總額低于各級應給予的高新技術企業補貼額度的企業;(4)過去三年發生過重大環保、質量安全等事故和列入非正常經營名錄內的企業。對經核查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要求的企業,將依據相關規定,申請上級科技部門取消企業高企資格。

      現場檢查可不是廣州獨創,早在2018年,國家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抽查了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的100家企業,竟有80家不符合條件,占比高達80%。隨之而來的就是部分省份對高企實施現場檢查,打破了之前只重“書面審核”,不看“企業實際”的慣例。被查出不符合高企標準卻享受了稅收優惠的企業,巨額“補稅+滯納金”可謂標配!你還別不信,下面給大家舉個例子。

2018年12月18日,上市公司中裝建設發布的一紙公告,引起了廣泛關注:公司于2018年進行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復審,但近日收到《關于公示深圳市2018年第三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的通知》,公司未被列入該名單,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未獲得核準,因此須補繳1月~9月所得稅額約為2228.49萬元,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約為16.77%。

無獨有偶,另一家上市公司全信股份須補繳1月~9月所得稅額約1230萬元,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約為10.93%,同樣會對公司2018 年度的業績產生一定影響?!胺ǘǘ惵逝c優惠稅率之間相差了10個百分點,對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影響頗大。

      高企檢查主要分為認定前檢查和認定后檢查!檢查的要點主要是這6個方面:

1、認定前“現場檢查”要點

(1)看高新收入。按照相關規定,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是指企業通過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的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對企業取得上述收入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應屬于《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若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對自產產品或服務核心技術難以佐證和說明,想通過基本沒戲了!

(2)理順高新收入和知識產權的關系。雖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取得的知識產權都可計算在內,但實際評審過程中主要考慮的是“自主研發”,對于“受讓”“受贈”的知識產權于公司收入的貢獻度證明會做重點核查。

所以,只是簡單購買他人專利證書并無實際成果轉化,雙方也并無實際研發成果合作的“轉讓”,會被駁回,特別是突擊申請軟件著作權的非軟件公司。

(3)研發費用的合理性。盡管企業提交的資料已經包含了中介機構出具的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但在現場檢查時,也會看企業的研發費用明細賬。如果企業在會計科目中根本沒有設置“研發支出”、“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等科目,就無法證明報送的研發費用真的就是研發費用。研發費用不達標,申請高新必然會被否決。


2、認定后“稅務稽查”要點

(1)“看長相”,沒有科技感的公司名稱,這類企業肯定吃虧,這部分企業絕大多數是經營年限已久,行業傳統,以原加工貿易企業為主,它們的經營范圍跟高新技術領域要求符合度很低,往往只是擦邊而已,所以一旦抽中現場考察,真正的高科技元素得不到凸顯,很容易被“斃”掉。

(2)看數據,這部分數據以稅局稽查為主,高新技術企業60%主營產品收入證明,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收入是指企業通過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取得產品(服務)收入與技術性收入的總和。

對企業取得上述收入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技術應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八大領域》規定的范圍,這一條如果嚴格來說,企業只是代理他人的高科技產品都不能算在內,何況從事的行業技術相對成熟,沒有附加的創意研發,這一類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收入證明很難站住腳,被相中否決的概率也很大。

(3)看費用,抽查企業的實際研發費支出時,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度和是否有建立規范的研發費用科目或研發費用臺賬顯得尤為重要,不然很難解釋每一筆研發費用支出的合理性,特別是研發費用比例處在達標線左右的企業,一旦被踢掉若干項目的費用,總額上就會因研發費用不達標而被否定。




蘇州智本

微信公眾號!


友情鏈接:

國家稅務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 蘇州網站建設     |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     | 江蘇省人民政府     | 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 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 江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江蘇省商務廳     | 國家知識產權局     |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     | 蘇州市科學技術局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蘇州市知識產權     | 蘇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蘇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     | 蘇州市高新區管委會     | 昆山市人民政府     | 相城區科技發展局     | 蘇州市姑蘇區企業服務平臺     | 吳江區政府     | 常熟市人民政府     |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 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政府     |